中国男篮在昨晚的国际邀请赛中迎来了一场关键对决,尽管最终比分定格在87比94,球队以7分之差惜败于欧洲劲旅塞尔维亚队,但整场比赛展现出的内容却让球迷们看到了希望,比赛结束后,主教练宫鲁鸣在新闻发布会上坦言:“这场比赛对我爱游戏体育们来说更多是练兵的机会,目前还没有针对任何具体对手做针对性的战术部署。”
从开场哨响的那一刻起,中国队就展现出了与以往不同的精神面貌,年轻控卫赵维伦在首节比赛中就送出了5次助攻,完全盘活了球队的进攻,内线核心周琦在防守端发挥了重要作用,全场贡献4次封盖,让对手的内线进攻屡屡受挫,老将周鹏虽然得分不多,但在关键时刻的几次防守和篮板球,展现出了队长的领导力。
宫鲁鸣在比赛中不断调兵遣将,12名报名球员全部获得上场时间,最少的也达到了12分钟,这种轮换方式明显不同于以往追求胜利时的短轮换策略,显示出教练组考察球员的明确意图,特别是第三节约翰逊和余嘉豪同时登场的内线组合,这是平时比赛中少见的搭配。
“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高水平比赛,让每个球员都能感受大赛氛围,找到自己的节奏和位置。”宫鲁鸣在赛后解释道,“现阶段的结果不是最重要的,重要的是我们能够通过比赛发现问题,为未来的重要赛事做准备。”
本场比赛,中国队的三分球命中率只有32%,比对手低了10个百分点,这是失利的主要原因之一,但在篮板球方面,中国队以45比42领先,前场篮板更是以15比9占据明显优势,显示出球员们在拼抢方面的积极性。
值得注意的是,宫鲁鸣在比赛中尝试了多种战术组合,第二节一度摆出三后卫阵容,试图加快比赛节奏;第四节则改用双塔战术,加强内线防守,这些变化显然是在测试不同阵容的搭配效果,而非针对塞尔维亚队的特点做出的专门调整。
“每个球员都在适应国际比赛的强度和节奏,”宫鲁鸣说,“我们需要给他们时间和机会去成长,有些战术执行得不错,有些还需要改进,这都是很正常的过程。”
本场比赛也是中国队归化球员约翰逊的第三场国际比赛,他全场得到17分9篮板,虽然数据不错,但与队友的配合仍然显得生疏,出现了5次失误,宫鲁鸣特意在第四节关键时刻将他留在场上,明显是为了加速他与球队的磨合。
“约翰逊正在逐步适应我们的体系,”宫鲁鸣表示,“他需要时间了解队友的特点,队友也需要熟悉他的打球方式,这些都是需要通过比赛来积累的。”
赛场上的另一个亮点是20岁的小将叶志豪,这位第一次入选国家队的年轻前锋在15分钟的出场时间里拿下了8分,包括两记三分球,展现出了不错的潜力,宫鲁鸣在第四节还专门为他设计了战术,足见教练组对年轻球员的重视。
“年轻球员是国家队的未来,”宫鲁鸣说,“给他们机会在国际赛场上锻炼,比任何训练都有效果,今天的比赛,我看到了一些积极的东西,也发现了需要改进的问题。”
技术统计显示,中国队的助攻数达到24次,比对手多出5次,这说明球队的分享球做得不错,但同时也有18次失误,比对手多出6次,暴露出处理球能力不足的问题,这些数据正好反映了球队当前的状况:有进步,但仍有明显短板。
比赛过程中,宫鲁鸣大多数时间都坐在教练席上观察,很少像往常那样站起来大声指挥,这似乎是一种有意的安排,让球员自己在场上解决问题,培养他们的临场应变能力。
“我希望球员们学会自己阅读比赛,”宫鲁鸣解释道,“教练不可能随时告诉他们该怎么做,国际赛场上,球员需要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。”
距离下一项重要国际赛事还有半年多时间,宫鲁鸣显然着眼于更长远的规划,不急于针对特定对手制定战术,而是先打造球队的基本架构和打法体系,这种思路得到了篮球评论员们的认可。
著名篮球评论员苏群在赛后点评道:“宫指导的做法很明智,现阶段过早针对特定对手制定战术意义不大,重要的是先让球队形成自己的风格,让球员建立信心,从这场比赛看,球队正在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。”
虽然输掉了比赛,但现场观众仍然在比赛结束时给球队送上了热烈的掌声,看得出来,球迷们理解这支球队正处于成长期,需要的是耐心和支持。
更衣室内,宫鲁鸣并没有因为失利而批评球员,而是和大家一起回顾比赛中的亮点。“继续保持这种拼搏精神,同时要注意减少不必要的失误。”这是宫鲁鸣对球员们的嘱咐。
中国队还将参加多项热身赛事,宫鲁鸣表示,会继续给更多球员上场机会,尝试不同的阵容组合,直到找到最佳配置,只有当大赛临近时,球队才会开始针对具体对手进行针对性部署。
这种循序渐进的建队思路,体现出一位经验丰富教练的远见,宫鲁鸣深知,中国男篮的重建不是一朝一夕之事,需要经过大量比赛的磨练,才能在国际赛场上具备竞争力。
昨晚的比赛虽然只是一场普通的热身赛,但却让人们看到了中国男篮未来的希望,年轻球员的成长,新老队员的融合,战术体系的构建,这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,相信随着时间推移,宫鲁鸣和他的球队会带给球迷更多惊喜。
发表评论